很多人在谈论剩女问题,我也凑个热闹,我大约是同意这个观点的:这个世界剩女的质量和数量都远高于剩男,我能想到以下原因:
1)女人对婚姻比男人更critical,所以相当一部分剩女剩的原因并非个人条件
2)对男人来说,成家立业还是立业成家,似乎家和事业相关很大,所以大约有个所谓的事业,男人就都成家了,门槛较低。
3)平均来说,男人抗寂寞的能力似乎要低于女性,好像看过文章,一般来说人群里面女性性冷淡的比例都很高,而男人则很少听 说。
4)如果品质和质量包括受教育程度,学历等,那么这些本身就是导致错过婚姻的不利因素,也就是说,剩女的高品质本身就是导致 其剩的原因。传统观念上,女生会选择受教育程度或学历更高的男生,无疑,如果女生已经受很好教育或是高学历,选择范围明显
很小。而受过较好教育和高学历男生可以在所有低于自己的女生中寻找,导致这样的男生“剩”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5)生殖角度来说,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进入“剩”阶段,一个超过30岁的女生生理上已经被认为不利于妊娠,被称为剩女,而社会 很少称呼一个30岁的男人为剩男。
这个问题对于女生最吊诡的在于,追求高素质,良好素养本身是为了提高自己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是这种追求导致的结果是可 供其选择男人的范围减小。
举个不恰当的比喻,优质剩女在婚姻市场上是精雕细琢的奢侈品,而且是缺乏实用性的奢侈品(生殖力下降),如同世间任何奢侈品 一样,能驻足奢侈品的人群是少数的,在能光顾奢侈品的少数人群里面,早前已经拥有了廉价替代品的人又是多数。这个道理很简
单,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明确的知道自己想拥有一件奢侈品,人们总是从经济不宽裕的时候开始拥有廉价替代品。和真正市场不同的 是,你没法同时拥有廉价替代品和奢侈品,对于优质剩女,他们的选择有2种:
1)扔掉廉价替代品的能消费奢侈品的人
2)一开始就决定要拥有一件奢侈品而为此一直等待的人
假设有个理想人群一共1000人,设定一些前提条件以便于做计量分析,个人素质有无数方面,为了便于分析,只考虑教育程度。设定的条件如下:
1.男女平等,同一年龄群受教育程度相当
2.20-30大学时期,恋爱结婚率50%
3.30-40岁, 恋爱结婚率60%
4.40岁以上,恋爱结婚率80%
5.假定剩女只愿意找年纪受教育程度和自己相当或高于自己的男性,但是年纪大于自己不超过20岁
6.剩男只愿意找年纪受教育程度低于自己并在法定婚龄的女性
7.在30-以上每个年龄群受研究生教育的比例都是20%。
1000人中
1-20岁 20%20-30岁 30% 150男人,150女人,75单身男人,75单身女人
30-40岁 30% 150男人,150女人,60单身男人,60单身女人
40-50岁 10% 50男人,50女人,10单身男人,10单身女人
50岁以上 10% 10单身男人,10单身女人
先看20s岁女生, 不考虑教育程度因素,能选择范围75+60+10=146人,考虑教育程度(假设她是本科或者研究生),能选择范围15+12+2=29人
再看20s岁男生, 不考虑教育程度因素,能选择范围75人,考虑教育程度(假设他是本科或者研究生),能选择范围75-15=60人
再分析40岁剩女,不考虑教育程度因素,能选择范围10+10=20,考虑教育程度,能选择范围2+2=4人
再看30岁剩男(假定他受研究生教育),分析30岁剩男,不考虑教育程度因素,能选择范围75,考虑教育程度,能选择范围75-15=60人
再分析40岁剩男(假定他受研究生教育),不考虑教育程度因素,能选择范围75+60=135,考虑教育程度,能选择范围60+60-12=108人
做成图,我们不难理解剩女产生的原因。
这个图最核心的2点是:
1.在所研究的年龄范围内,女人可选择范围随年纪增长下降,而男人则相反
2.考虑教育因素后,对男人可选择范围影响不大,但是导致女人可选择范围显著下降。这就解释了现实中何以受教育颇高的灭绝师太或是才女反而容易成为剩女。